浅谈唐代宫廷大象,有哪些文化影响传统哲学思

来源:现代哲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导语:浅谈唐代宫廷大象的来源,分布,用途,大象文化的影响,与传统哲学思想、道教、佛教都有影响 影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将观众的目光带到了繁华瑰丽的唐朝,我们借助这个
导语:浅谈唐代宫廷大象的来源,分布,用途,大象文化的影响,与传统哲学思想、道教、佛教都有影响
影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将观众的目光带到了繁华瑰丽的唐朝,我们借助这个话题来浅谈一下唐朝的大象。唐朝的大象不仅是宫廷中的仪仗之用,也不仅是观赏的斗象、舞象,大象早已融入了大唐文化的方方面面,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大象。
唐朝之前的大象分布
世界上的大象,主要分两种,非洲象和亚洲象,在我国的野生象主要是亚洲象。我国的野象,当今分布区域很小,仅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地区,景洪县、勋腊县、思茅地区的江城县和临沧地区的沧源县。但根据历史文献史料和近代考古发掘,我国野象分布区域曾经极为广阔,曾集中分布于三个区域,分布是:
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,古代中国象也就是现在的亚洲象,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,最北可达于河南省的北部。近代考古发掘,在泰安、邳县曾出土象牙梳和象牙筒,河南安阳殷墟中除了发现象牙碗、象牙杯、象牙梳等生活用品外,还出土了亚洲象头骨化石。
《殷墟书染考释》记载“象为南越大兽,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。”《殷人服象及象的南迁》记载“豫当以产象得名。”
结合以上资料,再结合《周礼》中河南省古代称为“豫州”,“豫”是会意字,代表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,预示着古象广泛分布于河南一带;而古代“豫州”与现代河南省地理位置并不完全符合,古代豫州泛指黄河流域,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大象曾经广泛存在古代黄河流域地区。只是到了周朝晚期,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原因,黄河流域已经很少见到大象了。
岭南地区及长江流域,战国时期由于气候变化,大象活动领域逐渐向南迁移,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亚洲象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已经退缩到了长江流域的南部地区。
《南史·梁本纪》记载“南梁朝承圣元年,淮南有野象数百,坏人室庐”,《魏书》记载“天平四年,有巨象至于南充州”,《宋史·五行志》记载“建隆三年,有象至黄阪,匿林中,食民苗稼;又至安、复、唐、襄州,践民田。”
由此可见,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,在南北朝时期曾有广泛的大象分布。但是到了汉朝末期,亚洲象的活动领域已经退缩到长江以南地区;当时长江南岸的孙权送给长江北岸的曹操两头大象,对曹操来说已经是奇珍异兽了,可见在曹操统治的长江以北地区,当时野生的大象已经基本绝迹了,但在长江以南野生状态的大象也不多,否则孙权不会那么小气,只送两头大象。
到了唐代,长江流域地区的野生大象也基本绝迹了,《唐国史补》记载,唐朝岭南节度使李勉曾带回几头大象;《岭南录异志》却记载,刘询出使云南时,见到大象非常好奇。由此可见,唐代岭南地区大象比较普遍,岭南以北地区大象基本绝迹了。
云南省,随着黄河、长江流域的人口增多,林地不断被开发,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再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争,适合野生生产的环境越来越少,其分布区域逐渐向南缩减,到了宋朝时期广西和福建境内的野生亚洲象已经相继灭绝,到了明朝后期仅有云南一省有野生大象的存在。
总之, 在六千年的历史中,我国野象的分布最北能达到黄河中下游地区,南达雷州半岛,东到山东半岛,长江三角洲地区,西到云南西部的中缅边境线,此后逐渐向南缩小,现在只要云南地区有野象分布。
唐代大象来源
本土野象
唐代的地理区域一共划分为15道,其中有野象生存活动记载的区域有4道,分别是淮南道、江南道、山南道和岭南道。这4道区域面积覆盖范围是相当大的,大体相当于秦岭、淮河一线以南的整个地区。其中淮南道,包括十二州、五十三县,包括汉九江、庐江、江夏等郡。淮南道野象活动记录有:
《太平广记》记载“张景伯之为和州,淮南多象,常逐兽山中,俄而诸象二百余头,来至树下,皆长跪,辗转猎夫下。”
文献中的和州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巢湖市和县,这则故事虽然是太平广记中所搜集的小说言者,难免有夸大杜撰的成分,但是动辄二百多头的大象,这样的数目也能说明当时野象之多。
江南道,涵盖古扬州南境,包括会稽、庐江、豫章、贵阳、汉丹扬等郡,以及长沙国、南郡、江夏等郡地,拥有五十一个州,二百四十七个县。关于江南道野象的活动,文献记录有:

文章来源:《现代哲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zxbjb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9/602.html



上一篇:现代极简风,运用好黑色元素可以打造一个“刚
下一篇:240㎡现代风格装修,大平层的「简约」哲学

现代哲学投稿 | 现代哲学编辑部| 现代哲学版面费 | 现代哲学论文发表 | 现代哲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现代哲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